网站首页    教学教研    教科动态    宿州市教科所深入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调研教学工作之一

宿州市教科所深入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调研教学工作之一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课堂是师生共赴的成长之约。”2025年3月24日,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组走进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浍水路校区,开展教学质量提升专项调研。本次活动以“深耕课堂提效能,精准教研促发展”为目标,通过听评课、专题研讨等形式,全面把脉一初中教学实践,为优化毕业班教学策略提供科学指引,助力学校践行“向每一堂课要质量,为每一名学生谋发展”的教育承诺。

课堂精研:以素养导向夯实教学根基。

教科所专家团队深入九年级课堂,聚焦“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学生参与的深度性、知识建构的逻辑性”,对学科教学展开多维观察。

语文学科马苗苗老师执教的《中考山水文言专题复习》,以“单篇夯实—技法点拨—练习巩固—考点归纳”的项目化学习驱动,立足学情考情,结合教材总结出山水文言文解题五大秘笈:词句细读,提取形动词语;句句联读,辨析写作手法;句段精读,聚焦抒情议论;背景拓读,知人论世助读;内容比读,达成思辨能力。整节课讲练结合,注重实效,课堂采用“精讲+精练”模式,精选典型真题,引导学生从“学知识”向“用知识”转化。当堂练习设计梯度合理,既有基础题巩固字词,又有拓展题训练主旨理解能力,契合中考命题趋势。

市教科所语文教研员井冠华充分肯定了马苗苗老师的授课思路和复习方法,她认为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考题考情,分类整合复习是大势所趋。同时,她向老师们强调三个“落实”:落实时间安排,知识点要到位;落实试题研究,备考意识要增强;落实教学评一致,形成“学习—思考—运用”的能力闭环。

英语学科潘冬梅老师巧妙地利用书本中的图片,使用一张主题图,串联整个单元的单词、短语、句子、语篇,在结构化整个单元的语言知识,构建语言大观念的同时,也提供了真实性的情境,帮助学生将结构化的语言运用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她告诉同学们书上的语言可以怎么使用,可以在什么情境下使用。她在课堂上不仅展示了具备单元意识的老师的基本素养,更展示了一位老师在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作用——思维引领者。

市教科所副所长、英语教研员侯姝琛老师在评课的同时,也进行了九年级英语复习的微讲座。她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鲜明地指出了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习教学中的科学方法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化学学科陈晨老师通过系统回顾溶液的形成、组成、特征、溶解度及溶质质量分数等核心知识点,使学生对溶液知识有了更全面且深入地理解,有效巩固了基础知识。课堂上所安排的各类练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生们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激烈碰撞。

市教科所副所长、化学教研员胡长庚在点评时充分肯定了陈晨老师系统化、梯度化的教学设计,启发式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达成了预定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最后他对化学中考命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学应该基于化学课标,回归课本,注重课后习题的全面讲解,教师应该参考往年真题,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道法学科张文雅老师的《坚定文化自信 高扬民族精神》一课将核心考点与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融入的中华文化元素作为分析素材,以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

市教科所思政教研员汪敬贤老师在点评时指出:“出时政不为考而考,架构拉点串线成面的知识系统,强调知识迁移应用,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践行新课标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核心素养,追求高质量复习。”

美术学科杨洁老师的《独特的民居》一课跨学科深度融合,将美术和地理学科知识联结,深入浅出讲解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特点。

市教科所美术教研员张钧老师盛赞杨洁老师文学底蕴丰富,课程内容充实。他在点评时指出:“新教材的使用对于美术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新教材的实施要与新课标始终保持一致。在课堂的实践上可以注重趣味性,注重有效提问,注重教学效果,上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是我们终身追求的目标。”

研讨赋能:以专业智慧引领教学革新

课后,教科所专家分学科组织专题研讨,围绕“新课标落地、分层教学实施、学习效能提升”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陆瑶)

浏览量:0
发表时间:2025-03-31 09:26

热点资讯